您的位置:首页 > 水果 > 枇杷

原产地直供塘栖枇杷100吨!【五一采摘,顺丰空运】

2022/4/16 21:42:08 瓜果>枇杷 浏览:277
塘栖枇杷5斤装/箱:0.1-20元/斤根据时令价格售卖,今年大雪减产,相比于去年价格,略有上浮,先抢先得!
微信:18258493830,也可以直接可以扫码采购预订!

塘栖枇杷,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特产[10],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[1][2]

塘栖枇杷是浙江省余杭乃至全国享有盛名的传统特色果品,其果形美观、色泽金黄、果大肉厚、汁多味甜、甜酸适口、风味较佳、营养丰富,为初夏水果中的珍品,深受消费者喜爱。其古称无忧扇,又名金丸,别名卢橘,因状如民族乐器中的琵琶,故而得名。[3]

2004年05月18日,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“塘栖枇杷”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。[1][2]

中文名

塘栖枇杷

产地名称

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

品质特点

金黄,肉厚,汁多,味甜酸适口

地理标志

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

批准文号

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04年第55号

批准时间

2004年05月18日

产品特点
塘栖枇杷是国内外享有历史盛誉的地方特色产品,以色艳形美、肉质细嫩、汁多味鲜、风味卓绝而闻名天下。塘栖枇杷初冬开花,花极清香,每一花束由60—90朵小花组成,5月果熟。其按果肉颜色分为白色和红色两类约计19个品种,主栽品种5个:“软条白砂”、“大红袍”、“夹脚”、“杨墩”、“宝珠”,尤以“软条白砂”为最,属国宝级优质品种,堪称枇杷中的珍品。枇杷可入药,具有清热润肺、止咳化痰、健胃利尿等功效。[1][3]

产地环境
杭州市余杭区是典型的平原水网地区,河湖池塘星罗棋布,土壤深厚肥沃,气候条件适宜,特别适合于枇杷的生长发育,孕育出了品质超群、风味特佳、古今闻名的塘栖枇杷。塘栖枇杷的地域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塘栖镇和仁和镇、崇贤镇,主要产区在塘栖的塘南、东塘、沾驾桥等乡。余杭区的塘栖、江苏吴县的洞庭山和福建莆田的宝坑,为中国三大枇杷产地,其中又以塘栖枇杷产量最多,品种也最好。[3]

历史渊源
余杭栽培枇杷历史悠久,据史书记载,早在隋代就开始种植枇杷,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。
塘栖枇杷始种于隋,繁盛于唐,极盛于明末清初,自唐代起被列为贡品,并且有一定的栽培、贮运技术,视枇杷为“珍果之物”。《唐书?地理志》中有“余杭郡岁贡枇杷”的记载。塘栖枇杷在塘栖镇形成了独特的枇杷经济、枇杷文化和枇杷生态。

宋代,苏东坡在杭州任刺史,有“客来茶罢空无有,卢橘微黄尚带酸”,张嘉甫问曰:“卢橘是何物也”,答曰:“枇杷是矣”。

明代,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:“塘栖枇杷胜于他乡,白为上,黄次之。”《杭县志稿》中更有详尽记述:“塘栖为杭州之首镇,土地肥沃,物产丰富,凡镇周围三十里内皆为枇杷产地。有塘栖专产而他处不及者记之,以见生植之美”。塘栖田少,遍地桑果,春夏之间,一片绿云,几无隙地。剪声梯形,无村不然。出丝盖多,甲于一邑。为生植大宗果品以枇杷为著也。[4]

清康熙十一年(1672年),孙治所纂《灵隐寺志》内有“枇杷出塘栖”的记载。清光绪《塘栖志》中记载:“四五月时,金弹累累,各村皆是,筠筐千百,远返苏沪,岭南荔枝无以过之。”[3][4]



塘栖枇杷

生产情况

2014年,塘栖枇杷产量增产了2—3成,有5000多吨。[5]

2016年,塘栖枇杷减产8成,15000亩的种植面积产量从2015年的5000吨降到1000吨左右。[6]

2017年,塘栖枇杷种植面积达到1.5万亩,产量超过5000吨。[7]

2018年,因受冬季寒潮和降雪影响,塘栖枇杷产量较2017年减少了1/3,产量为4000吨。[8]



塘栖枇杷

产品荣誉

2004年05月18日,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“塘栖枇杷”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。[1][2]

2011年5月,塘栖镇荣获“中国枇杷之乡”称号。[9]

地理标志

地域保护范围

塘栖枇杷原产地域范围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《关于要求对塘栖枇杷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申请》(余政发[2003]26号)提出的地域范围为准,为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现辖行政区域。[1][2]

质量技术要求

塘栖枇杷的生产加工应具备以下主要质量技术要求条件:



塘栖枇杷

采用白砂(软条白砂)、红砂(平头大红袍、夹脚、大叶杨墩、宝珠)两类等5个品种为规定栽植品种;软条白砂种

原产地直供塘栖枇杷100吨!【五一采摘,顺丰空运】